本站
动漫星空 > 宅文化 > 杂谈 > 正文

“真物”实则是一种极致

2015-04-04 09:05:50 来源:轻之国度 作者:电脑线圈 编辑:室见立华 浏览:loading

  关于《春物》中比企谷渴望的“真物”的解读众说纷纭,而且我相信各有各的道理,但对我来说可能这种所谓的“真物”要超过相互理解和信任、坦率的交流想法并毫无保留;对我来说“真物”是一种极致的、纯粹的感情。

  都说人们天生有种死亡冲动,吸烟如此、很多感官的享受也是如此;不少人喜欢极限运动,喜欢不断超越自己,或者仅仅是好奇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当摩托飞到最高点的一瞬,外在的一切都静止、一切声音都消失”,我猜那一定是非常精彩的瞬间,说是死亡的刹那也不为过。

  而文学作品给了读者一个沙箱,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这种快感。小说是要给人创造一个离奇的环境,可以是外在的奇幻世界(比如《哈利波特》),也可以不断向内心挖掘,如解剖一般将极限状态下人的心理展示出来——甚至可以说是“变态”;而犯罪向来被认为是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所以通常这类作品都要通过犯罪的表象展开——也就是通常的推理小说,确切的说是社会派推理小说,例如凑佳苗的《为了N》,主旨在于“究极的爱是分担犯罪”。

  相比之下放弃犯罪这个载体的温和派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比如《春物》。小说是通过校园中的一系列日常事件以及牵扯到的人物间的互动展开,如果只是停留在流水账一般的平铺直叙怕是很难赢的读者如此高的评价;那么为了理解颇具人格魅力的主人公比企谷独特的人生哲学,分析他的追求——也就是“真物”——就显得尤为必要。而我认为这种“真物”就是一种心理的极致,即使比企谷本人都没意识到。比企谷的“精神洁癖”在他为了拒绝虚伪的人际关系不惜将自己孤立的事实中可见一斑,而这种“精神洁癖”与杂质或者“伪物”水火不容;换句话说就是追求极致的心理要求和日常人际关系中浅层次产生了矛盾。作为现实结果的自我孤立严格意义上不会被称作是心理平衡下的健康发展,至少说是不成熟——所以才会有平冢老师纠错。

游民星空

  为了人身安全,我可不敢说比企谷是“变态”,但是否社会对“变态”缺乏宽容呢——只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与一般人不同、或者只是程度更深而已?我只想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探讨而非作为一个“正常人”对他们指指点点。首先必须承认,这些人因为自身与周围社会的不同必定忍受了巨大的压力——其中不少来自他们身边挚爱的亲人和朋友;其次要认识到,他们非正常人格的形成不只是他们自身的错误,很大程度取决于成长的家庭环境——可悲的是如果不能纠正,各种心理问题会一代代传下去;最后要正视,他们中的坚强者可以获得救赎(甚至自我救赎),不管是通过心理咨询或者药物。我想作为普通大众,至少我们应该以更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帮助他们(就像平冢老师对比企谷那样),如果认为他们在承受过度的痛苦,也应该建议他们去接受相应的治疗——当然是在自愿的情况下。

  曾经有种族歧视,现在至少为了“政治正确”在主流舆论中已经不会出现;曾经有性别歧视,现在至少女性拥有了和男性相当的政治社会权利。虽然表面下依旧暗流涌动,歧视仍存在在不少人的心中,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表面上的约束,迟早这些不理解会消亡。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正在产生,好在人们宽容程度也在随之增加。

  而文学作品充当了先锋,首先是可以提高公众的意识和接受度,其次至少让那些内心正遭受折磨的人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比如读了《春物》后再看那些“孤零零”,会不会多想一步:他/她独自一人会不会只因为对精神层面的交流要求太高呢?他们只是在追求极致。

游民星空APP
随时掌握游戏情报
code
漫迷评论
小编力荐
热点资讯
美图壁纸
漫迷热议
二次元手游
“真物”实则是一种极致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5/20150404090451843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