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内容我们放在最后,先来谈谈这位动画师的观点,我们知道日本动画产业主要依赖原创作品的版权周边行业,如果中国出钱让日本人为中国做动画,那么中国人就会得到制作委员会中近乎全部的版权收益,这部分费用只会产生在中国,被中国年轻人消费,增长中国经济。先不说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几倍,消费力是日本的几倍,中国仅仅付出比日本版权方多四分之一的制作经费,就能得到比日本版权方高出几倍的收益,同时顶替了日版版权方的动画企划,让一个季度的日本原创作品没有产生消费价值,这等于变相削弱日本经济。长久下去,中国人就摧毁了日本经济。
哦,好像是毁了日本动画,不是毁了日本经济。
首先我们要说说日本动画不景气的问题,日本动画产业不景气是事实,不景气的原因一部分是动画从业人员压力大,工资低,工资低的原因是钱全被制作委员会收走,动画制作方只能得到相应佣金,结果造成从业人员降低,没人做动画了,没有动画带动原作人气,自然没人消费,动画产业就会不景气。动画产业不景气,版权方出资就会少,动画制作公司和动画师的工资就会低,不过工资低一般不影响动画质量,这是工作态度的问题,你给多少钱我就给你做多好看,于是制作委员会就能把这个钱给你压到极限,然后动画播出后什么版权周边原作大卖,和你动画公司半毛钱关系没有。
然而现在的问题就是日本经济不景气,这是日本人自己的问题,你泡沫经济,你人口少,你地方小,你吃喝靠进口,你购买力低,这你怪不了别人,在这个原因下别说你动画产业了,你什么产业能赚钱?
好像只有旅游业。
你没钱谈什么扶持动画产业?国家给钱?日本国家有钱?消费税都跟飞一样往上涨了,有时间扶持动画产业不如想想怎么解决未来国民养老问题,所以动画制作公司只能自力更生,那么赚谁的钱凭什么要你管?
日本动画产业低迷的原因,请把锅甩给国家。
日元跌,安倍王!破五再连任,破四当天皇!中国阿宅齐称赞,塑料小人摆明堂!
其次,日本真正有名的动画制作公司背后都有着土豪财阀,比如日升背后的万代,东映背后的东映株式会社,A-1背后的Sony,这几家在巨资体系下自成产业链,哪家动画制作公司倒闭了也轮不到他们,只有没什么名气,赚不到钱又没背景的独立动画制作公司才会担心这个问题。
那么这些到底为了说明什么呢?
我们提到了几个关键词,日本经济,日本动画产业,日本动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消费观念的日本动画带动了日本动画产业的消费基础提高国民消费力促进日本经济增长。
符合消费观念的日本动画是什么?宅基腐萌,日本动画的恶瘤,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恶瘤。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投资,做一些中国的宅基腐萌,也就是把这个恶瘤扔给中国,于是日本动画就玩完了?恰恰相反,日本动画会获得新生,变得健康起来,会产出更多优质的原创动画!
庵野秀明说过,日本动画五年就玩完了,他这么说的意思不是说日本动画产业要完了,而是日本原创动画要完了,对比十几年前,在各大“死前最想看到的动画”票选里,近几年的动画有几位能上榜?好像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那么你是认为这位动画师说的“日本动画产业衰弱代表着日本动画要完”正确,还是庵野秀明说的“日本原创动画衰弱代表日本动画要玩完”正确呢?答案显而易见。
那么接下来我们说说关于日本动画制作公司、钱、日本版权方和中国版权方的故事。
在动漫领域,最初日本人对于中国人一直保留着骨气,历史问题算是一部分,更多在于日本人对动画技术的自信,我就是看不起中国动画,看不起你们的原创内容,中国的作品肯定都是抄袭,所以别想让我给你做动画。
这些偏见其实一直存在,这也导致最初找到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合作的国内版权方四处碰壁,到最后放弃。不过人的思想总是在变化的,冥顽不灵对公司和企业真的没一点好处。随着时间推移,日本经济陷入低潮,没人没钱没购买力,日本动画从业人员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工资少,公司没勇气做原创动画企划,不做原创动画必死无疑,做了原创动画直接死了,所以只能继续接漫画杂志社或轻小说文库的单子。然而因为手冢治虫和日本经济等问题,版权方给出的价格明显偏低,钱都让制作委员会分走,动画公司并不能拿到多少。再加上工期赶,动画师辞职潮,剩下的动画师没日没夜加班干活,然后拿到少的可怜的工资,信仰和梦想破灭,动画师纷纷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年轻的种子死在襁褓里,老一辈动画从业人员又是走一个少一个,像一些小作坊就直接倒闭了。
然而有一天,某个动画公司突然收到了中国版权方的剧本,一看,咦?这故事挺有意思,再看价格,咦?比日本版权方价格高,我们可以往里面投点做一下,不会吃亏!
钱好说,我们一起愉快的合作做动画吧!
这就是中日合作动画的基础,更高的佣金和更好的机会,于是新老动画师留下来了。不过看着中国版权方把消息拿回去后得到的轰动效果,日本动画从业人员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的确,我们拿到了更高的佣金,但是不能因此满足,我留下这批动画师不是要为了温饱他们的肚皮,我们还有信仰和梦想,既然有了钱,我们干脆期待下更为美好的将来吧!
动画师的日子到底有多不好过呢?
其实动画师在中国算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你知道在日本他们被看成什么?动画民工,地位还不如搬砖民工!日本动画从业人员工资很低,原画师月薪折合人民币也就四五千,刚入职的动画师新人一个月折合人民币也就1500,有时只有几百,为此你要忍受每天加班到12点,每天不停在暗淡的灯光下画画画,周围没人跟你说话,都和行尸走肉一般。如果一个工作能让你迅速接近死亡还赚不到棺材本,那你还干它干啥?所以在日本做动画的人几乎没几个是为了钱去做,大部分人说白了就是拼信仰和梦想,信仰和梦想能当饭吃?这应该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笑的笑话!
引用一句话,行业在发展,动画师在倒贴,工作机会从日本向外转移,这种商业模式我们称为: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
日本原画师的月薪也就十万日元左右,动画师更是惨不忍睹
那么关键就来了,你不是想要钱么,中国版权方有的是钱,日本你每张原画要4000日元,啪!一拍桌子,我给你5000,干不干!
几年前有骨气的动画制作公司八成选择不干,因为中国原创内容的真实性一直受到日本动画业界鄙夷,他们总觉得中国提交的内容都是抄袭的,实际上的确是想多了,后来发现内容没什么问题,中国版权方态度诚恳,三顾茅庐,这事其实也就办成了。
然而单靠中国投资顶多让动画师的日子不那么拘谨,想想现在的动画师为什么来你这工作,为什么来你这拼搏?其一肯定是看你公司的名气,制作过吸引他的作品,其二就是信仰和理想,到底信仰和理想在日本动画从业人员中有多重要呢?
我们知道一般给人打工,我跟老板说跟我谈钱,别谈理想,然而日本动画从业人员基本就是别跟我谈钱,我们谈理想!你能想象日本动画几十年就是靠着信仰和理想干过来了?然而这就是日本动画。
啥都别说了,是时候作死来一部原创动画了!
论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怎么赚大钱?
有骨气的卖BD,没骨气的卖版权,没骨头的替人做动画。如果想要实现动画从业人员的梦想,就请把骨头接上,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原创动画吧!
我相信日本每个动画制作公司在盈利的同时一定想着如何攒钱弄出一部承载着公司信仰的原创动画,这其中以骨头社作死最为严重,在当年毛子的采访当中,骨头社说希望能留下影响 20 年以后的人的作品,日升吓得不敢说话,UFO表示我办线下咖啡馆是为了让更多人看我们动画。
骨头社堪称业界作死典范,斥巨资做了原创动画《无皇刃谭》,赚了吆喝赔本五年。找大量业内顶级动画制作人做原创动画《太空丹迪》,两季BD卖了1500生不如死。
爽不爽?爽了,满足动画制作人的理想和信仰了,钱没了大不了再赚回来,反正我骨头社活的好好的,只要我公司没倒闭我就继续作死,我就做原创动画,我就让业内一副“我就喜欢你看我不爽又干不死我的样子”“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爽完了乖乖接些动画企划赚钱。
骨头社:这一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批钱给你
实际上日本除了节操社这样只接单子的动画公司,大部分都是我多接些动画制作单子,等我有钱了就做原创企划找投资拼一波,赔了大不了重头再来,没赔将来我就可以在业内吹逼“当年那部XXX就是我做的动画,大卖了!”这种类型的动画制作公司我就知道Trigger,他们做的《斩服少女》就是原创动画,为此硬着头皮拼上了两年资本,当时时间不够,质量不够,但是公司内的动画师还是以“狂热”的态度做完了,最后大获成功,这可以算作运气好的典型,触摸到观众G点了,那些没成功的看看骨头社和倒闭的小作坊就知道。
庵野秀明说过,日本动画五年就要玩完,虽然他收回了这些话,但不得不承认这句话中映射出的日本现状,并不是日本动画产业要玩完,是日本原创动画要玩完。
现在日本市场上面都是什么动画我想很多人比我了解,都是些轻改漫改没有营养的动画,敢加点创意进去的基本都死了,也就骨头社能顽强的活下来,所以庵野秀明弄了个《日本动画人展览会》,目的在于保留日本年轻动画制作人创意的火种,让你在二十年后还能看到类似《星际牛仔》、《混沌武士》等优秀作品。
可是做原创就一定会死吗?我想答案不是肯定的,如果动画只针对日本本土,或许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能得到口碑却得不到收益,如果打通海外这个渠道呢?在研究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逐渐有人发现并敲开了金砖。
想要活下去,就得卖出去!想要大制作,就找好老爹!
我们之前提到三家动画制作公司boss的态度,其实他们在访谈中共同提到一个关于日本动画将来的发展计划,那就是海外渠道,包括万代的海外玩具市场,骨头社的海外影响20年,UFO的海外咖啡馆,听上去似乎不错。
《一拳超人》土豆独播,听说药丸药丸
现在的日本动画,只有资金注入才能产生新的活力,只有作死才能令这个行业展现出百花齐放的风采,当然这笔资金不是交给市场,而是交给动画制作公司任性。
UFO曾经表示:我觉得我们要把动画做好,并不是做观众想看的东西,而是做超出观众想象的东西。
这种发言引起了讨论,有人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中小型企业根本做不到,于是有一位老板就回道了:“我们给钱做不就行了?”
日升吓得当场不敢说话。
2015年7月,《噬神者》面世了,我为这位老板祈祷,祝你游戏大卖。
给不给钱是一方面,赔不赔钱还是看脸,没有哪个老板真的说我给你钱就是让你作死去了,好歹通过渠道你把本金给我收回来对吧。
我不知道日本这边对于海外渠道是怎么安排的,最近比较清晰的应该就是中国的新番版权购买计划了,记得当初《暗杀教室》的动画制作方说过:仅靠出售海外版权就回本了。这是否代表着打开国外市场能让日本动画制作行业获得新的资金注入,可以更加任性的做原创动画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具体要怎么做呢,怎么才能打开这个局面找到金主呢?
没等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版权方自己找上门了。
其实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心里已经有了疑问,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是作品版权方和国内谈的事情么,为什么最后轮到动画制作公司呢?
我之前说过,每个动画制作公司都有一颗成为版权方的心!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要有钱做独立原创动画,要不然何谈版权,那么钱哪里来?根据版权方的要求做改编动画。改编动画谁给的钱多?中国。能多多少?能让你做原创的计划快上四分之一,一拍手,洽谈!
那么具体该怎么合作呢?日本这边肯定不会主动找国内版权方,只能等这边来敲门,敲开门大家坐下来谈,原创企划往桌子上一放,您看是不是原创内容?
钱?钱的问题好解决!我们出资,您和我们中国的动画制作公司一起做,当然如果合作意向还想更进一步的话…五秒后,桌子上放了十份国内动画原创企划。另外如果贵公司将来有优秀的原创动画作品,也希望能优先考虑向我们公司出售独播版权,当然如果有制作委员会企划,希望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投资机会。
说白了就是我投资你做原创动画,你怕不怕?另外英国报道称中国在版权方面的投入比全世界加起来都多,你怕不怕?
没钱怎么装逼?没钱怎么任性?
和中国版权方合作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版权方有着自己的渠道,有着自己的资金链,想想日升和万代的关系,中国版权方无疑是一条大腿。如果打通了海外渠道,原创动画就多了一条出路,动画版权费用想必能让动画公司好上许多,也会给从业人员带来活力,保证原创动画的质量。这样持久下去日本动画显然不会玩完,玩完的是那些佣金低廉的日本版权方,那些不愿拿出更高佣金的压榨者。
说句实话,把动画从业人员当成动画民工是日本动画产业最为薄弱的环节,这将导致在金钱利益和制作委员会制度的驱动下,日本版权方和动画制作公司的关系不堪一击,最后吞苦水的只能是自己。如果真的引动大量海外投资,我想日本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理,毕竟你是去别人的工厂直接拉人去你这干活,老板不管也有点说不过去。但是管了,那么“中国毁了日本动画”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写了这么多,其实小编逻辑已经有点乱了,所以这里不得不串一遍。那么回到原点,我们针对日本版权方、中国版权方、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做出三方面解释:第一方面,中国版权方和日本动画制作公司从不谈到洽谈其实就是一个单纯需求的关系,双方合作能够造成的影响,无非减少日本版权方动画企划的档期安排。比如原本我在十月做了轻小说文库三部动画,现在十月我只给你做一部,剩下两部给中国人做,反正我进不去制作委员会,我就赚代工费。这样会导致空出的两部作品被搁置在后面,进而无法提升原作销量,后面的企划计划也会受到影响,毕竟动画带来的原作销量十分可观。
第二方面,对于中国来说,我用和国内一样的价钱得到了更好的原创内容改编,同时能够利用日本动画制作公司这个噱头,通过国内自己的各种渠道进行大肆宣传,这样不仅提高了原作关注度,也提高了动画关注度,更提高了网站品牌关注力和影响力,再配合线下活动版权周边等渠道,简直不能再合算。
第三方面,对于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来说,中国高昂的佣金能够提高公司收益,提高动画师工资,能够留住大牌动画师,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新人加入这个行业。公司效益提升,雇员就会多,原创动画的制作周期就能缩减,在独立动画的投资中也能取得进入制作委员会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为版权方,配合海外渠道创造更多效益。
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内能看到更多本土内容的优质动画,而日本动画也不会因为过于商业化失去原创火种,日本动画就不会玩完。
日本永远不会失去原创动画,中国也不可能统治日本动画,其实说到底,这之间并不存在谁征服谁,谁统治谁,仅仅是两边合作,两边发展,打开未来更好的局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