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崩坏这一啼笑皆非的业界现象,在《白箱》中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剧情。在剧中,武藏野动画公司的木下监督曾制作过一部名为《弹跳天国》的作品,这部作品最后惨遭暴死,也是“归功”于画面彻底崩毁。自此,木下监督一蹶不振,绘制新作品的分镜时也显得力不从心。通过动画作品来讽刺业界怪象,也表达出了制作组对业界的无奈。
那么,画面崩坏这一业界潜规则的形成,原因只是由于画师的懒惰和监督的管理不到位吗?事实上,其中隐藏着制作组更深的计划。
提问:制作动画的目的是什么?是表达自己对动漫行业的热爱,还是为了赚钱?想想也便知道,一切还是以赚钱为最终要求。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许多制作组为了节约预算,从而减少画面的质量,用崩坏的作品应付观众。这样的做法虽然会导致作品和制作公司的口碑下降,但讨论度却会极大上升——通过故意“使诈”给观众们留下讨论的余地,不仅不会使观众流失,反而会吸引更多人一起玩“大家来找茬”,获得可观的收视率。
另一方面,制作组也在为动画放送结束后发售的BD和DVD作考量。众所周知,BD和DVD中收录的作品画质更为精美,清晰度更高,还会包含许多附加福利内容。因此在一般放送中降低画面要求,吊一吊观众胃口,吸引着观众去购买BD和DVD,最终观众得到了想看的内容,心满意足;制作组也收获可观销量,盆满钵满……愿打的制作组和愿挨的观众,就这样一唱一和,支撑着动画业界,走向了“良性发展”。